2025年9月28日,《以色列时报》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股票网上配资,透露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准备启程前往美国,与总统讨论加沙停火方案的前夜,军方总参谋长埃亚勒·扎米尔递交了一份高度机密且标注“极其敏感”的备忘录。
在这份备忘录中,扎米尔直言不讳地指出,当前的加沙军事行动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。他强调,士兵们在没有清晰政治指导的情况下反复进入相同的地区,这不仅无法有效打击敌人,还可能危及被扣押的人质安全,并且使他们的境况越来越恶化。扎米尔的警告直接送到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卡茨手中,使得以色列军方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公开化。
这份备忘录的爆出,并非偶然,而是长时间以来军方与政府之间积压的矛盾终于爆发。早在2025年8月上旬,当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军方接管加沙城时,扎米尔就公开表示反对。在那次安全内阁会议上,扎米尔与内塔尼亚胡发生了激烈的争执,扎米尔明确警告,接管加沙城将最终演变为全面占领,而这一计划缺乏“清晰的撤退策略”,最终可能导致以色列在加沙建立一个“军政府”,将军队深陷其中。
展开剩余81%这些分歧很快从政策争论发展为行政对抗。8月11日,扎米尔批准了27名准将和上校的任命,但第二天国防部长卡茨的办公室却拒绝了这些任命,理由是“未经过事先协调,违反了既定程序”。双方随即通过公开渠道互相攻击,矛盾迅速加剧。
扎米尔提出警告的核心依据,是当前军事行动的严峻现实。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,到2025年5月,已有近5.3万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军队的袭击中丧生。然而,军事情报部门的数据库显示,其中明确标记为哈马斯或杰哈德武装成员的仅有8900人,这意味着约83.2%的死者是平民,几乎每6个死者中就有5个是无辜的。更让人震惊的是,军队内部的统计机制存在严重漏洞。驻扎在加沙南部拉法的一支部队曾把100名巴勒斯坦人全部记录为“恐怖分子”,尽管其中有一名军官承认,除两人外,其他人根本没有武器。此外,南部军区指挥部甚至允许士兵在不确认身份的情况下,将所有遇害者直接归类为武装分子。这种数据失真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,还让前线士兵产生了认知上的混乱。
在2024年6月,41名以色列军官联名致信内塔尼亚胡、卡茨及其他军方高层,明确表示政府正在进行一场“不必要的、永无休止的战争”,并宣布将不再参与加沙地区的战斗。到2025年8月,预备役士兵的出勤率降至60%,许多人以身体状况、家庭义务为由拒绝履行兵役,甚至有士兵选择离开以色列,或故意忽视征召通知。
士兵家属的反应尤为激烈。扎米尔的备忘录泄露后,许多家长公开表示愤怒和震惊,认为军方的行动让他们的孩子毫无意义地送命,并表示“孩子们的生命不是无关紧要的”。
与此同时,随着人质危机的进一步恶化,军事行动的合理性也受到更多质疑。扎米尔在备忘录中特别提到,被扣押的人质状况正在不断恶化,而地面进攻的加剧并未带来任何实质性改善。哈马斯在多轮停火谈判中明确表示,以色列军队的空袭和地面进攻是阻碍人质释放的主要障碍。随着加沙城周边战斗的升温,剩余人质的藏匿地点变得更加分散,营救难度不断增加。频繁的军事调动不仅没有帮助,反而可能引发哈马斯的“应急处置机制”,加大了人质的安全风险,这与军事行动的目标发生了尖锐对立。
这些军政分歧迅速引发了以色列社会的广泛关注。十几位退役的国防军、情报部门和警察部队的前高官录制视频,公开敦促内塔尼亚胡停火,形成了一个支持扎米尔的“外部顾问团”。以色列民众长期以来将国防军视为“国家的最终保障”,这使得军方在与政府的博弈中常占上风。1967年六日战争前,军方曾成功敦促总理艾希科尔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;十多年前,时任总参谋长也成功阻止了内塔尼亚胡对伊朗核计划的打击。
面对军方的强硬态度,政府方面选择通过舆论施压。内塔尼亚胡的极右翼盟友、国家安全部长本·格维尔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要求扎米尔“服从政府命令”,而内塔尼亚胡的儿子则更加激进,直接指责扎米尔试图发动“一场军事政变”。扎米尔则通过亲信透露,他确信内塔尼亚胡及其家人正密谋将他赶下台,双方的权力斗争已愈加白热化。
这种内耗使得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陷入被动。在《卫报》等媒体询问关于平民伤亡数据时,军方的回应前后矛盾。最初确认了数据库的存在,随后却改口称“报道中的数字错误”,但始终未明确指出具体问题所在。这种自相矛盾的回应进一步损害了军方的公信力。
扎米尔在多次内部会议中强调,预备役军人的体能和疲劳问题已经达到了临界点,长期的地面部署让装备的损耗率远超预期,后勤补给线屡次遭到哈马斯的伏击,而复杂的城市地形使得以军传统的优势难以发挥,反而被哈马斯的地道网络所压制。更为严峻的是,这场战争已经给以色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代价。2025年上半年,国防开支同比增长了40%,但由于旅游业衰退、外资撤离,税收收入下降了12%。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高息债券来维持运转,而民生领域的预算削减也引发了民众的不满。
9月29日,内塔尼亚胡如期前往美国,但他所携带的停火方案,已经因国内军政矛盾而失去了说服力。扎米尔的备忘录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军事行动的暂停,但它已在以色列社会引发了关于战争目标的广泛讨论。许多退役将领在采访中指出,这场冲突正如历史上许多类似情况一样,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,最终只能陷入“进攻—伤亡—再进攻”的恶性循环。扎米尔在备忘录中曾特别强调,“每一次军事行动都需要有明确的政治目标”。
如今,加沙的战火依然没有停息,而以色列军政体系内部的裂痕,已经成为这场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